矢状窦旁脑膜瘤的西医治疗。
(1)治疗。
矢状窦旁脑膜瘤生长复杂,术前准备需要更加充分。术前脑血管造影了解肿瘤的血供及上矢状窦和反流静脉的通畅情况,可指导手术。有些患者需要同时栓塞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然后手术切除肿瘤以减少术中出血。此外,术前还需详细了解肿瘤部位的解剖关系,以及肿瘤与上矢状窦、大脑镰、颅骨的关系。
一侧开颅可用于一侧生长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切口与骨窗内缘达到中线。如果肿瘤长在对面,切口设计可以通过中线。为了避免在锯割或提起骨瓣时,特别是当肿瘤穿透硬脑膜并侵蚀颅骨并与之紧密附着时,由于矢状窦及其周围血管撕裂而引起的大量出血,可以在矢状窦的一侧钻几个孔,用骨钳切割骨槽而不是用线锯锯锯割并轻轻分离与颅骨的附着的方法可以减少血管和矢状窦撕裂的机会。切开取出游离骨碎片后,应立即处理好骨板出血,并用骨蜡密封。矢状窦旁脑膜瘤血供丰富,术中止血和血容量补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术前除可行动脉栓塞外,术中还可采用控制性降压的方法。矢状窦表面出血可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压迫止血,硬脑膜出血可用电凝或压迫止血,或开颅术后缝合脑膜中动脉分支引瘤。双侧肿瘤可以主要在肿瘤较大的一侧进行开颅手术,切口和骨瓣均通过中线。
当肿瘤与硬脑膜无粘连或粘连松动时,可将硬脑膜切开,转中线。如果粘连较紧,应沿肿瘤周边切开硬脑膜。对于小肿瘤,可以仔细分离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的粘连。最好在显微镜下严格沿肿瘤包膜和蛛网膜层分离瘤体。电凝法由浅入深,一条一条地渗透到为肿瘤供血的血管中,向内、向上拉动瘤体,找到肿瘤基底,分离切除,往往可以将肿瘤完全取出。
对于大型肿瘤,尤其是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中间三分之一,常见的是看到中央静脉穿过肿瘤生长。为避免损伤中央沟静脉和邻近的大脑皮层功能区,可沿中央沟静脉两侧切开肿瘤,然后分块切除。术中应尽可能保护中央沟静脉和其他返流静脉,完全闭塞后才能取出。
对于保留在矢状窦侧壁的肿瘤组织,电灼是一种有效而简单的方法。电灼可以破坏残留的肿瘤细胞,防止复发。但电灼过程中要注意不断用生理盐水冲洗,防止矢状窦血栓形成。如果肿瘤已经浸润或包裹在矢状窦周围,可结扎上矢状窦前1/3并切除,视其通畅与否治疗矢状窦中、后1/3。只有术前血管造影证明矢状窦确实闭塞,或者术中夹住矢状窦15分钟后没有静脉淤血,才能考虑切除矢状窦,否则不能结扎或切除。受影响的窦壁也可用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切除修复。有作者认为窦旁脑膜瘤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低,尤其是老年患者,肿瘤生长缓慢。即使复发,肿瘤也会慢慢阻塞矢状窦,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第二次手术后肿瘤完全切除的风险比第一次手术小得多。
肿瘤累及的硬脑膜需要切除后修复,颅骨缺损可根据情况采取一期或延期手术修复。
(2)预后。
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效果较好。手术死亡率为4.4%-14.5%,主要死亡原因为术中大出血和术后严重脑水肿。只要避免术中大出血,保护重要的大脑皮质功能区和附近的皮质静脉,就能降低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肿瘤全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很少,但累及上矢状窦且未能完成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仍有可能复发,且复发率随时间而增加。术后放疗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的几率。近年来,显微外科手术有效地防止了上矢状窦、中央沟静脉等重要脑结构的损伤,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肿瘤全切率。
脑膜瘤手术是大手术吗?脑膜瘤是脑部最普遍的良性瘤,始于脑...
什么叫过渡型脑膜瘤?1、过渡型脑膜瘤是能够产生在一切年龄层...
天幕脑膜瘤是什么?在临床医学之中也是有许多的不一样的称呼...
良性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如何诊断鉴别呢?脑膜瘤肌张力障碍主...
顶叶脑膜瘤是什么?肿瘤生长迟缓,浮肿很有可能很轻,乃至沒有...
鞍结节脑膜瘤是什么?瘤体割开呈高密度的深灰色或深红色机构...
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文献中有家族史报告。50%位于矢状窦旁,另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