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  
脑膜瘤治疗
脑膜瘤相关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I级颅内脑膜瘤的医源性皮下转移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它们起源于女性占优势的脑膜,并且在第6个十年中发病率最高。世界卫生组织分类系统根据形态学标准将它们分为3个等级,每个等级与复发风险和总体生存率相关。对于在易于接近的位置具有症状性大肿瘤的患者,主要治疗需要完全手术切除肿瘤。脑膜瘤的转移不常见。这种传播有两种已知的机制;通过全身循环传播和手术束的医源性播种。在这里,研究人员提出了后一种现象的罕见情况。
   一名女性,没有值得注意的病史,在2016年初向她的初级保健提供者提出头痛,眩晕和记忆问题。随后的脑磁共振成像脑部显示出一个高信号左侧蝶骨翼肿块,硬脑膜尾部。患者于2016年4月17日以简单的手术进行切除,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事件。该切除术的病理学显示了脑膜上皮脑膜瘤的典型组织学特征,其由设置在纤维基质内的脑膜上皮细胞的小叶组成。细胞具有规则的卵圆形核,具有苍白的染色质和嗜酸性细胞质,具有合胞体生长外观。存在严重的脑膜内螺旋和偶尔的沙门氏体。没有组织学特征来表明攻击性行为;具体而言,没有肿瘤坏死,细胞变化小,片状生长或核仁数据罕见,并且每10个高倍视野中最多可编号1个。有丝分裂术后脑磁共振成像显示颅内残留脑膜瘤小边缘,选择密切观察。在该脑磁共振成像上没有任何其他疾病的证据,包括在皮下软组织中。
   在12个月内,患者报告了一个自我检测到的左前额皮下结节,其大小正在增加。该结节位于手术切除瘢痕线前方35mm处,距离手术骨窗最近边缘18mm。结节长度为13毫米。她用新的脑磁共振成像进行了调查,除了证实皮下病变外,没有显示残余颅内疾病的任何显着进展。2017年5月22日对病变进行切除活组织检查。组织学特征与初始切除术中观察到的相似,具有紧密的脑膜内皮轮和分散的沙门氏体。神经内皮细胞局部显示核仁较小,但没有其他非典型组织学特征。因此,肿瘤沉积物仍然最好被归类为世界卫生组织I级肿瘤。随后要求进行68Ga-DOTATATEPET扫描,并且令人愉悦地没有看到暗示残留疾病的皮下或远距离摄取。
   研究人员的患者出现了皮下脑膜瘤结节,该结节位于用于切除颅内脑膜瘤的手术区附近。组织病理学上,两种肿瘤在形态上相似,最好归类为世界卫生组织I级。皮下结节的部位强烈表明这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的医源性转移。有趣的是,转移性结节仍然距离手术骨窗的最近边缘约18毫米。一种可能的机制是脑膜瘤细胞可能在手术时被引入表皮下皮肤丛中,在撞击并定殖最终部位之前穿过该网络的短距离。在立即检查术后脑磁共振成像扫描后,没有皮下结节的宏观证据。因此,皮下转移的生长速率显着大于已知的残留颅内肿瘤。这可能是由于皮下空间的微环境差异,包括丰富的血液供应和限制较少的解剖学隔室。已经提出了许多可以使脑膜瘤易于术中接种的特征,包括多次再次手术,免疫抑制,放射治疗,手术伤口并发症和组织学分级。但是,研究人员的患者没有注意到这些功能。目前没有正式的治疗指南可用于治疗脑膜瘤的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接受了切除,然后进行放射治疗,患者在6个月后仍然没有复发。
   在这里,研究人员报告了一例不典型的世界卫生组织I级颅内脑膜瘤病例,该病例通过开颅术切除,随后皮下复发,最有可能是医源性接种。鉴于此演示文稿的罕见性,最佳管理尚不清楚-但应考虑手术切除和/或辅助放疗。

 
 
脑膜瘤
  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文献中有家族史报告。50%位于矢状窦旁,另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
脑膜瘤
脑膜瘤分型
脑膜瘤探秘
 
其他脑部肿瘤
脑膜瘤
脑膜瘤百科
良性脑膜瘤
脑膜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
中国脑膜瘤治疗网 版权所有 2012-2020  本网站内容参考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