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  
脑膜瘤治疗
关于脑膜瘤的新闻动态

脑膜浸润和脑膜瘤手术后术后出血和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

  在他有趣的信中,切尔诺夫显示,与非侵袭性肿瘤患者相比,宏观脑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癫痫发作率增加。然而,人们很少研究脑侵袭与其他临床变量和脑膜瘤围手术期症状的相关性。假设皮质的侵入以及肿瘤与邻近脑的粘连导致术后出血和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增加,研究人员比较了817例原发性显微镜下诊断为脑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脑膜瘤的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先前已描述了数据恢复,患者特征和肿瘤特征。所有肿瘤是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分类神经病理学确诊并用显微镜检查脑侵袭。在指示随后的手术时记录术后出血。任何新的或增加的运动,感觉,言语或颅神经缺损,或意识或方向水平降低被归类为术后神经功能恶。
   早期和中位数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比没有术后出血的患者更常见。在47例脑侵袭性中有7例发现术后出血,但在766例非侵袭性肿瘤中有35例可获得数据。然而,出院时和中期随访期间的神经功能恶化率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脑膜瘤中相似。相应地,在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位置进行调整的多变量分析中,脑侵犯与术后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相关。在非典型脑膜瘤中,分级仅基于31名患者的脑侵袭,59名患者的其他组织病理学标准,以及12名患者的组合。分级标准与术后出血无相关性,术后早期和中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频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标准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与非侵袭性脑膜瘤相比,脑梗死后术后出血的风险增加了3倍多。尽管两组的神经功能恶化率相似,但术后出血与患者的预后显着相关。因此,这一发现是根据先前的研究,其中报告的术前行为更高的速率改变和癫痫发作以及与脑创伤脑膜瘤个体不同水肿形成。相比之下,由于样本量较小而存在一些局限性,非典型脑膜瘤的分级标准之间出血风险没有显着差异。
   总之,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描述了患有脑侵袭性脑膜瘤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感谢明斯特的同事们对这项研究的兴趣,其结果部分反映在编辑的推荐信中,并在几年前更详细地介绍过。研究人员小组评估了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作用在术前评估100例颅内脑膜瘤和邻近瘤周脑。该协议推测多个临床,放射学,手术和组织病理学因素的预期收集。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评估它们与5个感兴趣的变量的关联,即世界卫生组织脑膜瘤等级,其组织病理学亚型,MIB-1指数,宏观侵入性生长的存在和肿瘤的一致性。在各种结果中,该研究揭示了术前癫痫发作和肿瘤侵袭性生长之间的统计学显着相关性,以前未报告过的预测信号。有人最近已经证实了这一发现但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充分参考研究人员的工作。评估脑膜瘤切除术后的病程超出了研究人员的分析目标。
   众所周知,脑膜瘤的侵袭性生长可能会增加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如果肿瘤位于雄辩的皮层或极为重要的基底脑结构附近,并且可能导致切除次数较少且复发的可能性较大。本文提供的数据表明,与其良性对应物相比,侵袭性脑膜瘤也可能更容易发生术后出血。脑肿瘤手术后的出血性并发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但特别是由于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增加,它们可能与局部纤维蛋白溶解有关,据报道脑膜瘤的含量增加。另一方面,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导致围术期出血和脑膜瘤侵袭性生长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相通。
   对所提供数据的唯一关注是与脑膜瘤侵袭的纯粹微观评估有关。问题在于,在这种肿瘤的情况下,手术通常针对相邻神经组织的最大保存-因此病变与周围脑之间的界面可能不可用于组织病理学评估。在侵入性生长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其中可以故意将原本附着于雄辩皮质或脑干的大部分肿瘤原位留在原位以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提出的系列中,24%的肿瘤经历了不完全切除。最后,侵袭性生长可能不存在于病变和相邻组织之间的整个界面,而是存在于其某些部分,这可能偶尔会被忽视。这些缺陷可能导致组织病理学样本中脑侵袭的假阴性识别。因此,对侵袭性脑膜瘤生长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的综合评价似乎更适合于临床研究。

 
 
脑膜瘤
  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文献中有家族史报告。50%位于矢状窦旁,另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
脑膜瘤
脑膜瘤分型
脑膜瘤探秘
 
其他脑部肿瘤
脑膜瘤
脑膜瘤百科
良性脑膜瘤
脑膜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
中国脑膜瘤治疗网 版权所有 2012-2020  本网站内容参考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